
按照“错峰、分批”原则,4月19日-20日,公海555000aa线路检测中心迎来首批学生返校复学。党委书记赵炳起、校长孙爱武,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吴建华,副校长朱晓文、杨正亚、张有东现场指导学生报到工作。

早上7点,学校工作人员全部就位,交警和保安严阵以待,疏散车辆,指挥交通,迎接返校学生。为确保学生安全返校,根据学生返程车次信息,安排大巴集中前往车站、飞机场接站,将学生分别接至三个校区校园正大门口。返校学生均按要求佩戴口罩,在学校工作人员和教师志愿者的引导下扫淮上通,保持1米以上安全间隔有序排队,经过首次测温、核验信息、消毒和更换口罩后,走测温通道进行二次测温,体温测量正常进入健康信息登记区登记,提交健康承诺书,领查验通过贴后方可入校。宿舍区前,宿管阿姨为返校学生办理入住登记,发放体温计。

校领导实地察看了所有返校报到过程中的重点环节、风险点和防控点等情况。同时,嘱托有关部门单位继续优化服务流程,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、学习环境,确保报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。


为确保报到现场顺畅有序,学工处、研究生处、保卫处、后勤处等部门全体人员,由机关党委教师组成的志愿者,各学院领导、全体辅导员等为返校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。淮安市交警支队机动大队也抽调人员为公海555000aa线路检测中心学生报到提供疏导交通服务。

教师志愿者

学生返校接站点(机场)

学生返校接站点(火车站)

学生返校接站点(汽车站)
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批来校报到的学生中,商学院工商2163班学生周飞向学校捐赠价值两万余元消毒液,为学校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上课加油助力。
本次返校为本科生、研究生、留学生毕业班学生,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预案,公海555000aa线路检测中心将实行全封闭管理,实行网格化学生管理、每日健康打卡制度、错时就餐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等防控措施保障师生生活和教学秩序。各学院将通过班级QQ群、视频等多种形式,组织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,解答学生疑问,开展爱国主义、生命健康、社会责任、依法防疫等系列教育。

接站点返校专车

扫码“淮上通”

测量体温

核验信息

行李消毒

清洁消毒更换口罩

通过二次测温通道

提交承诺书、领取查验通过贴

深夜坚守岗位

贴心服务行李托运车



学生进入宿舍区


学生餐厅


保卫人员帮助学生搬运行李

疫情防控专用车